程序導向語言分類
 

根據歷史的記載, 公開使用的電腦語言如下:

語言名稱
說明
Fortran IBM於1957年發展,主要用於數學運算
COBOL 由美國電腦廠商,用戶,政府代表組成一個CODASL機構。於1959年發展,主要用於商業資料處理。目前有MS-COBOL與RM-COBOL兩種
ALGOL 於1960年發展,用於學術界與國際刊物,做演算發的發表,與FORTRAN類似
PL/I 1965年由IBM所發表。兼具Fortran與Cobol之功能。主要用於工程與商業用途,但使用不廣
Pascal

1968年由瑞士Jensen與Wirth兩位教授發起。語法簡單,結構良好,適於做資料處理。

C 1972年由Dennis Ritche在美國貝爾實驗室'創立。由於具有高階語言的易讀性與低階語言的高速性,同時可以在多種機器上執行,因此成為程式設計家喜歡使用的發展工具
LOGO 為美國MIT人工智慧研究所發展出來的教育用語言,用來訓練幾何觀念
RPG 1960年IBM所發展。針對印製大量報表所設計。不適合作科學上的應用
FORTH

1966年由伽利爾所設計。結構良好,執行速度快,可廣泛用於即時控制。用戶可自訂操作函數或命令。但安全性不高。

LISP 1958年由美國MIT所研發,用來設計專家系統,作為推理與圖形辨識的用途
ADA 1980年美國防部支援發表。為一種多用途的結構化語言,標榜零錯誤。用在平行處理的電腦中
PROLOG 由法國馬賽大學Colmerauer和Roussel教授所發展,經過英國修正,成為一種可讀性高的推理程式。廣泛用在人工智慧的領域,使系統能夠自動尋找所有可能的解答。1981年日本通產省宣佈第五代電腦計畫,便以該語言為軟體設計語言

由以上可以看出,電腦程式語言必須具有:

  • 易讀性
  • 結構性
  • 安全性
  • 效率性
  • 擴增性

而程式語言的未來趨勢:

  1. 物件導向特性
  2. 描述性
  3. 能處理低階介面的高階語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