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用傳輸介質的網路結構,都需要一種控制使用介質順序的方法,此方法稱為MAC。與ISO/OSI模型的第二層的功能相當。其使用方法可以分為同步與非同步方式。同步方式對網路存取控制彈性不大,故大多數使用非同步控制方式
非同步方式一般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模式:
方法 |
說明 |
範例協定 |
循迴法Round robin | 每一節點輪流使用介質,不須傳送資料的節點讓出使用權,每一輪迴有一時間上限 | Token Ring |
預約法Reservation | 須傳送資料的節點事先預約介質的使用時段 | DQDB(802.6) |
競爭法Contention | 每一節點自由競爭介質的使用權,當某節點必須傳送資料時,便會持續傳送資料,直到對方接收為止。若許多節點都在嘗試傳送資料,但是沒有任一節點成功傳送,此時所產生的情形便稱為碰撞Collision。網路流量大,產生碰撞的機率便增高 | CSMA/CD(802.3) |
乃是由IBM公司所發展,主要使用在區域網路的架構中,為IBM公司產品在區域網路中連線的主流。乃是由多站存取單元MAU或是Token Ring HUB連接。在區域網路當中,token 具有『權杖』的意義,它是一個在網路當中流動的一個特殊標記,網路當中的工作站若想存取網路的資料,必須得到流動的token 之後,才能得到伺服器的允許,在網路上傳遞資料。這種網路架構稱為 Token Ring 。由此推論Token Ring並無碰撞情形發生。並可依需要重新建立傳輸的優先順序。如果Token在一定的時間內未回到管理工作站,則該Token視為損壞,管理工作站便會重新發出一個新的Token,使網路繼續重新正常運作
以下是網路特質:
頻寬 | 基頻 |
網路拓樸 | 環狀或星狀與環狀的混合 |
線材 | 雙絞線 |
存取方法 | 記號傳遞 |
傳輸速率 | 4Mbps,16Mbps |
DQDB(Distributed Queue Dual Bus) WAN的標準或架構,利用Time slot傳送資料。特點如下:
CSMA(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)當裝置傳送資料到網路線上前,會先監聽網路上是否有其他裝置傳出的訊號,防止碰撞(collision)的機會產生。管制將碰撞的機率降至最低的機制便稱為載波偵測多重存取CSMA
CSMA一般可以分為CSMA/CD(Collision Detection)與CSMA/CA(Collision Avoidance)兩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