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投原為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部落居住的地方,當時凱達格蘭族人來至此地時,看到溫泉冒著霧氣,認為是女巫居住在此地,因此命名為「北投」。

  「北投」在平埔族的語言文字中,是「女巫」之意,代表女巫居住的地方,而清代漢人來台開墾時,踏上此地,稱 Pataauw 為「北投」八投、八頭……等,演變至今,形成今日的北投。

  此地原本是平埔族北投內社所在地,「北投」之名亦翻譯自平埔族語。北投社原本分為內、外二社,內社在今日的北投附近,而外社則在今日的淡水鎮北投子。

平埔族

  根據史料記載,生活在北投社的平埔族人,因為清代漢人的大量移入,生存空間大為縮小,在清末時期居住在三層崎(頂社)的平埔族人,在日據時期因為日本政府看上該地區有品質不錯的白土,乃以不合理的低價強制收購土地,頂社居民因而被迫移居中社(現政戰學校)、番仔厝(現十信工商對面)或移出北投。

  移至中社的平埔族人又因日本政府的興建跑馬場,又再度被迫搬離,至此番仔厝一帶遂成為北投社僅剩的部落,雖然至今番仔厝的地名仍在,但居住其中者以漢人為主。北投番仔厝位於大業路以西,捷運北淡線以東,十信工商對面,這是平埔族嗄嘮別社原址之一。

凱達格蘭族

  凱達格蘭族(Ketagalan)為台灣平埔族原住民,分布於淡水、台北、基隆和桃園一帶,以台北盆地為主體。與蘭陽平原上的噶瑪蘭族曾有著密切的關係,現已幾乎漢化絕跡。 相傳凱達格蘭族的祖先是從台灣本島最東境的岬角—三貂角登陸,17世紀康熙年大地震前,文獻指出仍為台北一帶最主要住民結構。

 

  如詳加細分,該族分布範圍約為現今台北市、基隆市、新北市的瑞芳、貢寮、新店、板橋及桃園北區。部分學者則以淡水河、基隆河、新店溪為界,分為南北兩支系,再加上16世紀前遷移至宜蘭的一支(哆囉美遠社、Torobiawan),可再將該族區分成:巴賽族(Basay)與雷朗族(Luilang)。

  另外,該族以及其他平埔各族一樣為母系社會,從婚姻與財產制度中可顯而易見:男性必須入贅,家產也由女性繼承,這與漢人文化有極大的差異。17世紀-18世紀,中國泉州、漳州一帶的漢人移民大量進入台灣,平埔各族因處平地,與漢人的接觸機會較多,加上漢人沒有攜眷,因此通婚漢化程度都極深。在此情況下,除了被漢人歸類為「熟番」外,原有文化制度也迅速滅失。

  據考證,現今台北許多地名為凱達格蘭族語音譯而成,例如:大龍峒,北投,唭哩岸,八里,秀朗,艋舺等。

資料來源;yahoo奇摩知識+ 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B9%B3%E5%9F%94%E6%97%8F

引自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入口網
http://ianthro.tw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地名由來    發展歷程    建築特色    北投溫泉      經濟文化發展

 由來